站在我们面前的洪庆,个头不高,其貌不扬。与他交谈之后,才知道他是一个胸中有大爱、为人热心肠的人。他的心里时刻装着他的服务对象:除了企业内部6000多名离退休人员、协保内退、老工伤、残疾及遗属人员外,还有在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退休人员。
忘不了那一刻的笑容
2024年8月的一天,服务大厅进来了一位满脸愁容的退休人员,师傅姓张,已经60多岁,他说自己档案出生时间与身份证出生时间不一致, 2016年9月办理了《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》,多年来一直未享受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待遇。洪庆同志看着满脸愁容的老师傅,认真核对资料后答应一定不让他多跑冤枉路,尽快予以办理。而后洪庆同志多次前往碑林区长乐坊街办、碑林区卫健委、西安市人社局、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等部门对其资料进行审批核定,不久就让这个2007年9月退休的老人享受到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待遇,并补发了多年应享受的9000多元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。当张师傅看到社保卡每月多出的120元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,喜笑颜开,激动万分。洪庆说:“退休人员的微笑,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”。张师傅家属为此还感激地送了一面“尽职尽责,情系职工;热心服务,情暖人心”的锦旗。
忽然想起习总书记在2025年元旦献辞里所说,“要把老百姓的大事小情解决好,让大家笑容更多,心里更暖。”洪庆同志在平凡岗位上的暖心服务,不正是在为退休人员解决“大事小情”么。当退休的张师傅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后,洪庆说他当时忘不了老人的笑容,他说自己那一刻比老人心里还暖。
行走的“暖心站”
2024年12月间的一个中午,“咚咚咚”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惊醒了正在午休的洪庆。他打开办公室门,只见门口坐着一位拿着废纸壳的老太太。老太太姓付是一位退休工人,也是时不时就来的“老上访”,今年80多岁,已经退休30多年了。付师傅丈夫去世多年,原先赡养她的大女儿也去世了,现和患严重精神残疾的二女儿、正在上学的外孙三人共同生活。看着手里拿着废纸壳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、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付师傅,洪庆同志赶紧给老同志倒了杯水,又一次听着付师傅诉说着她的不幸和困苦,自己生病要住院,女儿精神疾病住院了,外孙要上学。洪庆同志把老人当自己的家人一样安慰着,并联系其所在社区的民警。当得知其在外地出差,洪庆无奈,搀扶着老人送到出租车上并给了30元钱。这30块钱是洪庆的零花钱,他不抽烟、不喝酒,这钱够打车费和老人在外吃碗面。他一再叮嘱让付师傅把自己照顾好,把患病的女儿和外孙照顾好,外孙长大有出息了就是付师傅最大福气。看到了付师傅湿润的眼睛,他说:“能帮您一点是一点,这都是应该的”。
细节显真情,润物细无声。2024年5月,在五建花苑工地的现场会上,一名退休拆迁户职工因醉酒摔倒额头摔伤,散会后洪庆同志独自骑着该退休职工的电动三轮车,拉着这位职工回家,他怕途中酒精中毒还不停的和职工聊着天,骑了十几公里直到晚上8点才把职工送到其居住的小区单元楼下,见到了职工家属并交代后,洪庆同志才放心的离开。这件事情在五建花苑购房群里得到了广泛称赞。

一桩桩小事汇聚成温暖的风景线,多年的坚守敬业不仅是恪尽职守,更是大爱的融入。洪庆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,用大爱和热心关照服务对象,并力所能及解决他们的问题。他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,心中有大爱、为人热心肠的洪庆,是老同志们的好知己,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
评论
全部评论
共{{commentCount}}条{{rs.Msg_Content}}